熱烈慶祝2023全國兩會勝利召開

全國愛耳日|科學愛耳護耳 實現主動健康

央視網消息: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今年的主題為“科學愛耳護耳,實現主動健康”。兒童聽力受損后,會出現發育遲緩、語言功能障礙等問題。專家介紹,在兒童患者中,半數以上聽力損傷是可以避免和預防的。

隨著我國新生兒聽力篩查的普及,先天性聽力損失的確診時間提前到了6個月以內。但仍有不少孩子出生時聽力正常,在成長過程中因為遺傳因素、耳部感染、病毒感染、噪音暴露等出現聽力損傷,也叫“遲發性聽力損傷”?!斑t發性聽力損傷”具有較強的隱匿性,尤其是還不會說話的嬰幼兒,更不容易被發現,往往導致孩子未能在第一時間得到有效治療和聽力干預。

?????? 聽力損傷是否可逆,與損傷類型有一定關系。一般來說,中耳炎、外傷性鼓膜穿孔等造成的聽力受損,絕大多數通過及時治療可以恢復;爆震性耳聾或突發性耳聾,聽力損傷程度較輕或治療及時,有部分人的聽力也可以恢復,但損傷重或錯過最佳治療時機的 ,就可能無法完全恢復了。

耳聾遺傳因素大 可通過手術重建聽力

導致兒童聽力障礙的原因有很多,先天性聽力障礙是人類最常見的出生缺陷之一。意外傷、藥物中毒或疾病等因素可能引起后天性聽力障礙。

新生兒耳聾大部分是因為遺傳因素引起的,重點在于預防和早發現、早治療。專家介紹,如果孩子確診重度聽力障礙,可以選擇植入人工耳蝸為孩子重建聽力。

?????? 專家介紹,聽力障礙的孩子戴上人工耳蝸以后,能獲得聽覺感知,并進一步學習語言。孩子的學習成長與2歲前的詞匯量關系密切,隨著佩戴時間延長,孩子的詞匯量逐漸豐富,言語理解與語言表達逐漸加強。

兒童戴耳機可能會損傷聽力 傷害比成人大

現在,孩子們佩戴耳機非常普遍,與成人相比,由于兒童聽力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全,戴耳機音量太大、時間太久都會損傷聽力,帶來的傷害比成人更大。

專家介紹,戴耳機最大音量不超過60%,連續聽不超過60分鐘,外界聲音不超過60分貝。

中華醫學會兒外科分會主任委員 倪鑫:耳機是對聽力損害很重要的一個方式。要睡覺了千萬不要戴耳機,最終建議家長們,盡量讓孩子少戴耳機,這些都能夠避免孩子聽力損傷。

生活中,家長是孩子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更要有意識地避免讓孩子處于噪音環境中,突然出現噪聲時,可以讓孩子用手堵住耳朵、張大嘴巴。兒童玩具也要注意分貝,注意避免聲音過大。

返回頂部
yellow免费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