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月17日,武漢東湖高新區新型電子元器件及設備制造創新型產業集群被確定為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2月20日,武漢光谷公布2023年大科學裝置建設計劃,一年內建成運行2個、開工建設3個、立項實施2個。這是湖北省武漢市發力科技創新的縮影。
武漢地處長江經濟帶發展和中部地區崛起兩大國家戰略的交匯點,科教資源豐富,擁有高校90所、在校大學生近130萬人、國家級創新平臺149個,各類人才總和304.29萬。2022年4月,武漢獲批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成為國家批準建設的第五個科技創新中心。
勇擔使命,武漢積極主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奮力打造創新涌動的新時代英雄城市,努力把科技創新“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武漢貢獻。
2022年,武漢堅持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城市發展的主導戰略,積極融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布局,支持高?!半p一流”建設,大力推進各類科創平臺建設,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國家實驗室建設實現“零”的突破,凈增高新技術企業超過3000家、總數突破1.2萬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比超過27%,科技創新蓄勢突破,動能轉換進程加快,更多科技力量、創新元素融入工業領域。
1月29日,武漢市舉行全市科技創新大會暨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推進會,高規格聚焦科技創新,明確將舉全市之力深入推進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會上,武漢市發布《2023年武漢市科技創新工作要點》,明確將以“揭榜掛帥”的方式實施10個科技重大專項,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單個項目最高支持3000萬元。
加強科技創新投入和人才培養。武漢基金將設立30億元天使基金、加快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設立10億元規模專項基金,加快推動科技領軍型企業開展核心關鍵技術攻關,帶動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設立10億元人才發展基金,不斷釋放人才創新潛能。持續在科研成果轉化、科技自立自強、科技產業人才培育上發力。
2023年,圍繞科技創新這一關鍵詞,武漢制定一系列目標,包括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30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9000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1.5%以上、培育支持科技領軍人才100人。推動東湖科學城加速建設,并加強與武漢新城規劃銜接。
當下,武漢正全力以赴創造有利于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和工作生活環境,加快打造創新活力迸發、創新熱潮涌動的新時代英雄城市。
數據來源:中共武漢市委宣傳部
《 人民日報 》( 2023年03月04日 15 版)